【辅导员之声】辅导员,始于为师,止于至善

发布时间:2015-12-15浏览次数:178

编者按:辅导员的职业能力水平,决定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,影响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,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《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》精神,我校自8月起至12月,在全体学生工作队伍中开展2015-2016学年第一学期辅导员职业能力培训。通过选派辅导员参加国家、省、市培训,“三严三实”专题党课,学生工作实务培训,学生工作总结交流,专家报告,综合素质培训,规章制度学习及考试等丰富形式,为辅导员构筑一个开放性、研究性、学术性的能力提升平台。从本期起,新闻网将开辟“辅导员之声”专栏,陆续登载我校辅导员在此次培训中的学习心得与体会,以期切实加强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,提高辅导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,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。

 

辅导员,始于为师,止于至善

理学院  王建东

近日,我校举行了2015-2016学年学生工作队伍职业能力培训。本次专题培训针对性强,目的明确,体现了学校对学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殷切期望。“师者,传道授业解惑也”,作为辅导员,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,更要助推学生走向成功。因此很多时候我们不仅仅是教师,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。

辅导员要加强自身道德修养,做思想的领航者

教师对学生的影响,离不开教师的学识,更离不开教师为人处世、于国于民、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。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说过:“没有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的人格影响,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。”大学生刚离开单纯以高考升学为目的的高中教育环境,踏入大学这个重视全面发展和培养综合素质的“小社会”中,会接触到很多新鲜的事物,面对许多之前从未触及过的问题,在这些方面处于懵懂期,教师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到学生,学生都以教师的行为为模板,教师的语言、行为、动作甚至说话的语气,都是学生效仿的内容。可见教师的道德品行的示范作用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,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。所以,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、曲直、善恶、义利、得失等方面经常出问题,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?师者为师亦为范,学高为师,德高为范。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立身,以德施教的楷模。好老师应该不断提高道德修养,提升人格品质,并把正确的价值观传授给学生。

在大学里,辅导员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位老师。从新生报到一直到大学毕业,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,辅导员每天活跃在学生学习生活的第一线,上课前,下课后,午休时,辅导办的门总是敞开的。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:“教师的个人榜样,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。”辅导员是众多学生学习和效仿的对象,辅导员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,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。所以辅导员要注意自身的修养,要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,为人处事的态度给学生以示范,做学生的榜样。要求学生做到的道德准则首先自己要做到,要率先垂范、以身作则,否则再多的大道理只是纸上谈兵,学生只会觉得空洞甚至麻木。因此,我们要提高思想道德水平,加强自身修养,在学生面前展现“包含高品德、高学识、强能力等要素在内的高尚的人格形象”,并使这种形象起到“润物细无声”的影响作用。

辅导员要充实自身专业知识,做知识的富有者

教师在完成“传道”这样的思想领航的同时,“授业”也是必须高质量完成的任务。扎实的知识功底、过硬的教学能力、勤勉的教学态度、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作为传授学业的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,其中扎实的知识功底是根本。学生往往可以原谅老师严厉刻板,但不能原谅老师学识浅薄。马卡连柯说过:“如果教师在工作上、知识上和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时,那你就自然会看到:所有的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面。”如果教师的知识储备不够,不能经常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,或出现一些知识上的错误,会让学生产生厌学、叛逆的负面情绪。可见无论是在古代教育还是现代教学的思想中,都不难看出专业知识对教师的重要性。

身为一名辅导员,我们希望学生愿意接近我们,并对我们怀有钦佩、敬仰之情。那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学生又敬又爱的辅导员?“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”我们要想给学生一杯水,自己就要有一桶水。知识储备不足,我们在开展学生工作时必然捉襟见肘,更谈不上游刃有余。“一桶水”的理念要求我们要掌握更多更灵活的知识,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学识才能影响学生,才能在学生心中树立威信,才能让学生确信我们影响的正确性,自觉接受我们的辅导。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身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权威,那么我们在工作中就能起到“不令而行”的效果。因此,辅导员要丰富专业知识,提高专业技能,保持与时代同步,从而在学生中树立威望,这是做好辅导员工作的无形资本。

辅导员要培养自身综合能力,做困惑的解决者

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,肩负着教书育人,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,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使命。马卡连柯说过:“教师应当善于组织,善于行动,善于运用诙诣,既要快乐适时,又要生气得当。教师应当能让自己的每一举动,都能对自己起教育的作用,并且永远应当知道当时自己所希望的是什么,所不希望的是什么。如果一个教师不了解这一点,那他还能教育谁呢?”只有综合素质过硬,具有良好的教育方法,端正的工作作风的教师,才能当好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,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,才能用自己正确的思想、优良的品德、良好的行为、渊博的学识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。

有这样一句话“什么样的辅导员带出什么样的学生”,作为辅导员必须自身综合素质过硬,才能带出好学生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除了要争取培训和交流的机会充实自己,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严于律己,树立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的思想理念。在平时我们不仅要加强马列主义的学习,还要加深科学知识的学习,不仅要熟悉思想政治工作方法,还要利用空余时间学习心理学、管理学、社会学等相关知识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。只有具备了扎实的业务素质,综合能力提高了,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,才能真正地为学生排忧解难。另外,我们还要积极参与到学生的实践中去,在批评与自我批评中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,并从中自我学习,自我锻炼,最终使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。

辅导员要走近学生内心世界,做心灵的守护者

教师要发扬教育民主精神,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,经常和学生打成一片。马卡连柯说过:“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,就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。”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,有自己的思想,有独立的人格,不是教育者的复制品。这就决定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,不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,也不是被动与主动、上级与下级、命令与服从的关系,而应是平等的“我与你”的关系。要别人服,只能说服,不能压服,压服的结果,只能是压而不服,或者是口服心不服。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心的过程,在师生双方不断碰撞中实现感情的交融。所以教师要以宽厚的师爱去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,以深沉的师爱激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。

辅导员的任务是要通过不同的途径,采取不同的方法,来做好对“人”的教育工作。具体我们应该做到:对优等生要关注,对中等生要垂青,对后进生要偏爱。我们所带的学生或多或少会存在一些问题,这些问题表面上也许根本看不出来,甚至他的表现会给我们一个错觉,让我们误以为他的学习生活方式近乎完美,当他们误入歧途甚至深陷泥塘无法自拔时才发觉,挽救已为时晚矣。所以我们要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,走近学生的内心,与班委经常联系,与家长定期沟通,要把潜在的危险扼杀在摇篮中。对于辅导员而言,不管是班级的尖子生,还是暂时的学困生,我们不能以高高在上的角度管教他们,而应该和学生坐在一起,面对面的进行交流,讨论学习中的问题、生活中的困惑。在课上,在课下,鼓励学生真实而勇敢地说出内心的想法,尊重学生的内心需求。并且,我们不仅要尊重学生,还要赏识学生,尤其对于学困生,他们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应该关注,年级大会上大力的表扬,网络聊天中激励的语言,都能拨动学生的心弦,让他们感受到我们对于其努力成果的认同,与我们的内心距离变的更近。

知之者不如好之者,好之者不如乐之者。对于辅导员工作,我们乐在其中。用良心浇灌我们爱的事业,矢志不渝地坚定前行,努力成为一个引导型、陪伴型、榜样型的辅导员。看着自己带的学生成长成熟,成为一个对社会、对国家有用的人,这是我们作为辅导员最大的幸福。

友情链接